中 北 大 学
机械工程学院文件
院 教 字 [2019] 第 5 号
welcome海洋之神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和要求
一、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和基本形式
(一)评价内容
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反馈和改进。评价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等方面,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文化意识、创新意识、发展能力等不易量化的方面。
(二)评价的基本形式
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日常表现、分析学生前后转变、完成作业态度、对某问题有自己创造性认识等方面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鼓励教师综合运用多种适于学生自我约束与管理的评价方式与工具。每门课程应必须结合课程特点,采取 3 种以上的适合本门课程的评价形式,兼顾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四个方面。
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课程作业、阶段性学习测验、课堂学习、专题讨论、小组学习、平时学习、学习笔记等形式。
课程作业、阶段性学习测验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即学习内容考核);课堂学习、专题讨论、平时学习、学习笔记的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即学习过程、方式考核)。
1.学情分析:授课教师通过加强与授课班级辅导员、班委及学生本人的交流,或对班级学情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理解能力等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
2.课堂作业: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和学习测评的要求,所布置的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予以批阅,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关注反馈后学生改进情况,以调整下一步教学方案。授课教师可依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给予成绩评定。作业的形式应多样化,除了针对知识点考查的问答题、简述题外,还可包括小论文、研究报告等综合性作业。平时课堂作业的次数根据课程特点,由任课教师自行设定,每门课程的平时课堂作业一般可安排 3~6 次,其中包括综合性作业 1~2 次。
3.阶段性学习测验: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定期开展阶段性学习测验(含期中考试),予以成绩评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知识情况,同时要将个性化问题针对性反馈给每个学生。阶段性测验可以包括笔试(开卷、闭卷)和口试(如答辩、研究汇报)等方式。
4.实践教学: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验证、实践、创新的活动,包括实验、实习和结合课程的社会调查等教学活动。授课教师通过对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观察、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进行评定,及时反馈给学生。
5.课堂学习:指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的必要集中指导、集中授课等。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考核(如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听课情况、师生教学互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笔记等)。上课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设计考核内容,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给予科学评价。如提问、考勤等。教师若将考勤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种形式,需在第一节课告知学生。
6.专题讨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对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拓展性内容进行课堂讨论、小组讨论或线上讨论。上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参加、发言、发言提纲记录等情况进行评价反馈。
7.小组学习:指根据教学安排,要求学生若干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学习的活动。小组学习要有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效果等记录。上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参加和发言记录等情况,抽查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程度,进行评价反馈。如:课堂布置一个或多个开放性的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各小组学生充分讨论后形成统一答案,这个答案所得的分数就是这个学习小组所有同学的分数。这个分数可以通过教师评阅;或给学生一个评价标准由各小组间学生代表互相评阅;或分组讨论,教师点评;或教师随堂提问等方式获得。
8.平时学习:指学生在课堂以外的自主学习过程,包括学生课后对课程学习的态度、师生的交流互动、课后复习与课前预习、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自主设计评价内容进行平时的评价反馈。
9.学习笔记: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教材、教学光盘、上网等手段进行学习,记录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掌握知识程度,对难点、重点以及疑难问题的理解等,这是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上课教师根据学习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习指导,并可进行成绩的评价。
二、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的原则、要求
(一)设计原则
1.启发性原则:在内容设计上应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题型设计上应从以客观性题型为主向以主观性题型为主转变,努力为学生创设发挥能动作用的空间,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创新。
2.综合性原则:以课程内综合为主,跨课程综合为辅。通过课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跨学科的综合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协同运用多方面技能的能力。
3.多样性原则:评价方式和题型要多样化,题型可选用问答题、证明题、论述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编制方案题等。考核的形式要多样,如课程作业、测验与期中考试、实践教学、课堂学习、专题讨论、平时学习、学习笔记等。
4.科学性原则:应当重视能力培养,但不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应当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难易适度,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跨章节、跨学科的联想、拓展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一) 设计要求
形成性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形成性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一体化的考核设计。
1.形成性评价重在反馈和改进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信息,并对学生反馈,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调整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对于期末考试试卷要进行试卷分析,认真撰写试卷分析小结,并向学生反馈。
2.必须依据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和课程特点进行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处理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的相互关系,在考核内容、考核要求、考核方式的设计方面,体现出与终结性考核相辅相成的关系。
3.内容设计要能够促进主动学习,激发学生追求知识、创造性学习的热情。要考核学生的理解、应用、综合判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必须根据课程特点选择适当的形成性评价形式。着重体现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两个方面。
5.形成性评价可不给出成绩,若给出评价成绩,则要成绩可靠,有据可查。形成性评价的评价内容和方式方法可灵活多样,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等都可作为评价内容。但评价必须有明确、可行、公开的评价方案,评价成绩有记录,有案可查。任何人不得随意送分,以确保评价成绩取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6.形成性评价的设计方案要明确评价要求、时间进度、评价形式、评价标准、评价比例要求、操作者等。
三、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和方式
(一)评价实施
形成性评价由各专业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统一布置,以教研室及所辖课程为主组织开展评价工作。
(二)评价方式
1.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回顾自己的学习表现,对过去使用的学习程序进行解释,描述自身发展中的突破,运用已有的标准评价自己的成绩,识别自己的优缺点,以明确自己发展和成长。
2.互相评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依据评价标准,同学之间互相对学习过程及效果做出评价,写出评语,重点在优点以及改进建议。被评的学生则需根据评语确定自己的改进方案。通过互评,增进互相了解,鼓励相互合作。
3.教师评价: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的目的,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仔细检查他们自定的改进目标,给学生提出反馈意见,教师的评价应具体,有针对性,应包括优点和缺点,还可适当运用日常记录的方式或采用学生行为评价表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都必须与老师的评价结合起来。
welcome海洋之神
2019 年 12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