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机械电子工程优势专业项目申报书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1日 09:01    作者:赵俊生    来源:     点击率:

 

 

中北大学优势专业建设项目

 

申  报  书

 

 

 

      welcome海洋之神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赵俊生        

      2017125   

 

http:/jxdzgczy/bzsy.htm

 

 

教务处 

二○一七年十一月

 

 

填 写 说 明

 

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基本情况

1.本专业带头人基本情况

赵俊生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是否属本专业专职

年龄

48

201512

学位学历(从第一学历开始到最高学历学位,包括毕业时间、学校、院系、专业)

本科 学士 1995.7华北工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系 机械电子工程

研究生 硕士 2001.3 华北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 动力机械及工程

研究生 博士 2006.9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与车辆工程

工作单位(至院系、所)

welcome海洋之神

联系方式

1393424827

主要研究方向

振动噪声分析及控制技术、动力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研究

近三年本人的教学、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8篇;出版专著(译著等)2部。

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3项;其中:国家级0项,省部级2 项。

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1 项;其中:国家级 0 项,省部级 1 项。

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 240万元,年均 80 万元。

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理论教学)共192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共 24 人次。

目前承担的教学、科研项目(近三年,各限填3项)

序号

项目类型、名称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经费

(万元)

承担工作

1

教学自制仪器设备《一体化多功能机电控制综合实验台》

中北大学教务处

2015.1

-2015.12

2.5

负责

2

教学自制仪器设备《一体化多功能机电控制综合实验台》

中北大学教务处

2016.7

-2017.6

3.0

负责

3

中北大学教改《机械电子工程特色专业课群整合与优化》

中北大学教务处

2013.9

-2015.8

0.2

负责

1

纵向《大功率柴油机运动件振动耦合效应与摩擦磨损控制技术》

陆军装备部

2016.1

-2020.12

80

负责

2

纵向《XX-2低气压箱研制》

航天部

2015.1

-2.16.12

80

负责

3

横向《梯度纳米结构铜基轴承制备

及强韧性匹配》

山西尼尔耐特机电   

                 技术有限公司

2017.1

-2019.12

20

负责

 

 

 

 

最具代表性的获奖教学、科研成果

(近三年,各限填3项)

序号

成果名称

获奖时间

获奖名称、等级

署名位次

1

《电机与电气控制及PLC

(第二版)

2012

电子工业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机电类规划教材

1

2

《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及辅助设计》

2012

电子工业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机电类规划教材

1

3

《强力旋压连杆衬套分析与试验》

2014

科学出版社

专著

1

1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crank Tip’s SIF of a Turbocharger Impeller

2013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收录

1

2

Variable-based   Ramberg-Osgood constitutive model of power spinning bushing

2015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收录

1

3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urbocharger floating bearing on 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   coefficients

2017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收录

1

 

说明:“经费”指包括国家、省里投入经费和学校的配套经费。

      艺术类专业可以将创作成果参照科研成果统计计算

 

2.师资队伍整体情况

教师总数(人)

17

其中:属本专业专职:   (16人)     其他:  (1人)

本专业教师结构分布

属本专业专职(  16人)

其他(  1人)

人数

35

及以下

36

50

51

60

61

及以上

校内

校外

教学型人员

教学科研型人员

17

1

14

1

1

科研型人员

实验室技术人员

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4

2

1

1

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2

2

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11

1

10

助教及其他(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11

1

8

1

1

具有硕士学位人员

6

6

具有学士学位或其他学位人员

专业生师比(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

36

有海外背景教师人数(人)
  (出国三个月以上,不含港澳台)

3

有行业(企业)背景教师人数(人)

(工作/锻炼三个月以上)

6

其中:外教(人)

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人数(人)

有其他学校学习背景教师人数(人)

10

 

3.基本办学条件

3.1本专业的主要实验室

专业实验室名称

专业实验室面积(㎡)

实 验 室

人员配备

(人)

仪器设备台套数

仪器设备总价值

(万元)

总数

其中单价5千元以上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验室

96

2

9

9

50

机械控制自动化实验室

91.2

2

5

5

48

综合实验中心

345

1

18

8

176.6

数字化制造实验室

109.44

1

62

62

62.6

液压传动实验室

62

1

3

3

32.5

合  计

7.3.64

7

97

87

369.7

 

 

3.2本专业的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名      称

服务课程名称

服务实验项目数

台套数

HDJ-1组合式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

专业综合大型实验周

3

1

CR500M组合式光机电一体化实验台

专业综合大型实验周

3

1

JDYQ-A机电液气一体化实验教学培训系统

液压与气压传动

2

1

GMS1021-VP机电一体化实训平台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2

1

数控机床四合一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台

专业综合大型实验周

3

1

上海英吉斯机电一体化实训操作系统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2

1

WS-ZHT1-1多功能转子教学实验台

机电设备状态监测实训

3

1

一体化多功能机电控制综合实验台

电气控制与PLC

机电设备电气控制实训

7

2

 

3.3 近三年专业办学经费

                                             年度

类别

2015

2016

2017

来源

校方拨款(万元)

10(专业建设)

9.3(实习)

8.7(实习)

6.7(实习)

其他来源(万元)

2.79

2.61(实习)

2.01(实习)

生均日常教学经费(元)

600(四年)

600(四年)

600(四年)

其中:生均实习实践经费(元)

450

450

450

生均毕业论文(设计)经费(元)

50

50

50

生均实验教学维持费(元)

100

100

100

教学设备仪器维护费用(万元)

图书资料购买费用(万元)

纵向课题经费(万元)

88

80

3

横向课题经费(万元)

其他来源(万元)

  上述

数据

中的

问题

和说

 

校方拨款只对专业建设拨款情况进行统计,日常教学情况未计入。教学设备仪器维护采用维修申报制度,不单拨经费,图书资料购买由图书馆统一采购。

 

 

 

4.学生培养基本情况

4.1近三年学生基本情况

                    年度

类别

2014

2015

2016

招生数(人)

140

150

157

在校生数(人)

665

663

612

毕业生数(人)

116

170

189

授予学位数(人)

116

169

183

 

 

4.2近三年本专业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报到率、招生录取分数线

年度

2014

2015

2016

第一志愿录取率(%)

45.65

41.55

52.65

报到率(%)

98.57

98

99.36

山西省内招生平均录取分数线

555.7

534.4

526.6

 

4.3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年度

2014

2015

2016

初次就业率(%)

90.52

93.5

93.44

其中:协议就业率(%)

64.66

51.48

54.64

      考研率(%)

16.38

18.34

16.39

说明:初次就业率=就业人数(协议就业+升学+灵活就业)/毕业生总数


二、建设目标

1. 建设理念

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建立并利用各种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系统、全面、有效地工程教育活动,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工程师。作为工科特色鲜明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welcome海洋之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积极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专业建设,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机械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丰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内涵,突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提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质量和水平。

2. 建设目标

1)专业建设目标

以专业建设理念为指导,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规范专业课程建设,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基地以及教师队伍等方面开展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建设具有显著行业背景和特色、适应国防建设和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高素质与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区域经济特征,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验室建设,努力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学校的特色专业,总体建设目标为:

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优势,强化特色,以质量求发展,符合学校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特色发展战略,立足山西,面向全国,服务于机电行业,以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为主导目标,建立相配套的教学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培养机械、电子、计算机、液压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人才。2018-2019年,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达到校级特色专业水平;2019-2020年,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达到省级特色专业水平。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教学管理改革。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改进日常教学与实验方面的各个环节。从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管理保障等方面深化教学及管理体系改革,把教学真正从传授知识转化到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上来。

(2)教材课程建设。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设备和情景资源,让企业及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教材开发、和课程建设。

(3)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和骨干教师培养,从企业聘请一批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与专业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爱岗敬业的、技能精湛的、结构合理的和特色鲜明的“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

(4)教学方式改革。通过人才需求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明确机电行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以典型机电系统的工作过程和设计方式组织课程教学,让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5)实验室建设。依托由机械工程综合实验中心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验室,整合、更新实验设备,健全完善实验和实践教学基础平台及其相关的管理制度,促进实验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实验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建设方案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中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2017年完成了最近一期的修订。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质量是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按照学院工作思路,将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进行深入梳理,优化培养目标,重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在理论与实践、教师教与学生学、课堂教学与课外交流辅导、平日考核与期末考试等关键方面形成协调有效的匹配关系,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毕业设计改革方案,促进质量提升和优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完成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进一步凸显专业特色知识能力的培养

专业办学特色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专业长久兴盛的基石。本专业自开办以来,逐步形成了振动控制、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特色。在2013级培养方案中,把这3个特色已经或多或少地融入进来了。但是,在这些特色中,工业机器人这一特色尚凸显不够,且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下一步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优化培养方案,进一步凸显专业办学特色,真正的把特色贯穿到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过程中,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机电领域能够特色鲜明、优势明显。

2)增大本专业学生工程素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

工程教育是国外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培养的基本内涵和目标,但是国内的工程专业存在实践能力偏弱、工程能力素养较低的问题。目前通过2017年培养方案的修订,已经加大了工程能力培养的力度,但是距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存在脱节,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建设,通过《电气控制与PLC》、《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以此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图1 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思路

3)加大“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014年,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发展思路,而大学生将是这一工程的主体。因此,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理论教学、实践训练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设置精深的“技术+特色+创新”专业方向课程,构建模块化知识体系;同时还需营造创新文化,激发学生参与到创新中来;需要多邀请本行业、领域的企业家和成功的创业者来到学校开办讲座,同学生交流,让企业家的精神在本专业学生的心中发芽。

    2.   改进课程教学内容

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目前虽然已经制定了较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培养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但是与CDIO工程教育标准的要求相比,在培养方案、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现有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专业特色不明显、不同课程之间存在重复或相互冲突的地方等缺点。因此要依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全面地进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建立符合CDIO工程教育标准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理顺课程体系结构,构建基于大类的课程群架构

目前的专业培养方案包括的核心课程为: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机电传动控制、传感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互换性、工程材料等;主要实践环节为:社会实践调查、金工实习、电子电路实训、工程制图实践、创新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PLC与组态技术综合实验、测试技术与传感器综合实验、单片机综合实验、自动化生产线认知实践、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和机电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等。

针对目前培养计划中,存在的相关核心课程内容交叉、重叠,课程之间衔接与分工不够明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仍显欠缺等问题,本着注重能力培养、以机为主、光机电及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原则,对系列核心课程进行逐步整合和优化,构建机械类、电子类、信号与传感类、机电一体化等四大类课程群,建立以课程群建设为目标的课程建设体系结构,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优化整合课程内容,促进课程群间的衔接与协调

注意专业知识及内容的整体性和相关性,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注意分工和衔接,避免重复,努力提高核心课程的系统化和综合化程度,充分利用有限的课程和学时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知识需求;适当减少课内讲授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和课外第二课堂学时,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大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收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3)构建CDIO模式下的机电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创新创业型工程师培养目标要求,遵循“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指导思想,以专业能力和行业需求为背景,构建“以岗位技术需求为导向、工程能力为目标、项目实施为主线”、将理论学习、实验实践教学、项目实施、实习及实训有机融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整个项目体系包含紧密关联的三个层次的项目:包括以单门课程(或两门课程联合)基础知识应用为主旨的三级项目,基于团队的以多门课程知识有机融合为目标、能够充分体现构思-设计-实施-运行整个过程的二级项目,以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与创新为主旨的一级项目。

三级项目设置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内,也可以作为一级项目或二级项目的子项目,多数项目为教师从其科研项目中提炼的,旨在加强学生对该门课程核心知识或技能的理解和运用。二级项目旨在加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通常将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相结合,并与三级项目相关联,是多门课程联合设立的基于团队的项目。二级项目和相关联的每个三级项目具有独立的研究设计内容、考核节点、考核评分标准,设计报告和演示汇报等。具有比较充分的项目实施时间,可以构建一系列水平较高并基于团队的专业研究项目,学生可以完成一个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 CDIO) 的整个或主要过程。

新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包括两个一级项目,即创新与特长教育和毕业设计。创新与特长教育一级项目设在第一学年,旨在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机械工程”的概念,增强对机械工程的兴趣;毕业设计一级项目主要是让学生参与教师为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或关键技术改造的项目,或者是企业的下一代产品研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管理知识)   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能力与素质。

三个层次的项目前后紧密关联,与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易到难、从宽泛到专业分层次进行,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和各专业方向的核心知识体系,整个项目式体系的实施过程就是一个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过程。

 

 

图2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项目体系框图

 

 

图3 三层次项目体系与各培养环节的关系

 

3.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师资队伍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为重点,注重师资队伍学历、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努力造就一支与教学、科研、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

1)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

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规范专业建设,规范、带动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继续聘请行业专家指导专业建设,共同构建专业培养计划与一体化课程体系。

2)校企合作构建“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鼓励、资助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校内教师提高学历层次;通过学校资助派送到国内外高校作访问学者等形式,提高校内专职教师教学技能;引导企业优秀应用型人才到该专业担任稳定的实践教师,鼓励他们参与教学改革,将专业教学团队打造为特色鲜明的院级重点教学团队,向建设省级教学团队方向努力。

3)培养理论与实践水平一流的专业带头人

在理论培养上,专业带头人及其培养对象通过主持建设项目和教研、科研项目,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到国内相关院校或企业调研等方式,开阔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在实践知识培养上,专业带头人要走进机电企业,挂职锻炼,了解当前职业技术水平,提高专业带头人的动手操作能力。

4)提高团队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采取“导师制”培养方式,专业带头人负责培训专业教师,以点带面,促进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同时,为专业教学提供更多的到高校和企业深造机会,在提高理论业务水平的同时,提高实践技能。

5)以科研促进团队教师能力提高

科研是大学活力的源泉,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高校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要进行科研,要将二者有机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将科研项目成果融入教学中,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将科研学术论文融入教学中,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中。从而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促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4.   强化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按基础实验、专业实践、结合提高的三层次递进式组织,按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进行全面梳理,构建以结合性、设计性、应用性为主,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又有开发创新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变实践教学附属于课堂教学,以验证性、演示性实验为主的现状,充分体现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多学科融合的特性,使实验内容全责出专业课程间的交叉、渗透,建立系列课程起点上的具有递进式的、实验实习一体性的独立的实训环节,建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向深层次发展,以满足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需要。

按照我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以专业认证所需的能力建设所需的实践条件为目标,围绕着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二大基地建设,拟采取以下措施: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验实践基地建设突出实用性、规范性与先进性,注重实验、实践相结合,单项技能与专业结合技能相结合,传统项目与高技术项目相结合,校内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以及技术先进、由简单到复杂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等原则。培养有特色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通过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加以保障。因此,建设具有良好条件、能够再现工程环境,具有强烈工程氛围的实践基地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仪器设备先进、配套齐全,建设成套齐全的机械工程示范实验室与创新实践场所。完善专业实验室和校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发挥基地的功能,拓展基地的面向,结合工程实际,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机械电子工程师的实践教学环境。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积极探索产学合作模式,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密度,在学校的部署下,本着有利于学生、有利于企业的原则建设合格的校外实践基地,聘用校外有经验的工程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全面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指导。

总之,在依托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实践平台、学科重点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企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延伸时空、拓展内涵强化实践教学,通过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延伸时空是指开放性实验、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等工程实践环境;拓展内涵是指理工与人文知识的融合,机、电、信息、管理等专业知识的融合,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四、进度安排

1. 课程建设进度

2018年1月—2018年12月

(1)组建由行业专家和校内专职教师结合的专业培养计划设计和一体化项目课程开发小组;

(2)严格按照企业岗位分工以及各岗位工作过程对技能的基本要求设计2门专业项目一体化课程设计;

(3)形成有特色的项目改造课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项目教学模式;并且,总结经验,向其他改造课程推广。

2019年1月—2019年12月

(1)形成有特色的项目改造课程《电气控制与PLC》项目教学模式;

(2)建设实践教学资料库;

(3)完成专业课程的项目改造与项目教学试点;(4)完成适用于本专业的《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改革,编写与之相应的专业课程教材。

2020年1月—2020年12月

(1)建设完善的专业课程的项目改造与项目教学模式;

(2)完成《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线上教学资源的教学录像;

(3)完善的校本教材《机电设备电气控制实训》、《工业机器人编程实验》做好公开出版准备

2. 师资队伍建设进度

2018年1月—2018年12月

校内专任教师2人具有双师型资格,增加1名副高以上职称,10人具有博士及其以上学历;校外兼职教师人数达到2人。

2019年1月—2020年12月

4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形成稳定的校企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校内专业教师走进企业锻炼人数不少于2人。专业教师能够进行项目教学,能够熟练操作校内实行设备。

3. 实践教学建设进度

2018年1月—2018年12月

(1)加强现有校内实验室功能建设,购置2套工业机器人教学设备,自制1台工业机器人教学实验设备;

(2)创建并完善竞技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建设;

(3)购买《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相应实验设备,满足课程改革要求。

2019年1月—2020年12月

整合校外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校外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到2020年,争取校外实习基地达到8个。

五、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和特色)

1. 课程建设(体系、结构、特色等)

1)拟解决的问题或改革措施

组建由机电行业专家和校内专职教师结合的课程设计小组,严格按照目前企业岗位分工以及各岗位工作过程对技能的基本要求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实践教学为主,工作过程一体化的特色。

2)成果描述

(1)理顺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一个以机电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分工为依据,充分凸显职业技能的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2)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拟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方向、四个阶段”的工程教学体系。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

(3)制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化文件。

2. 师资队伍建设

1)拟解决的问题或改革措施

采用“导师制”和专业教师走进企业提高教学团队教师的项目改造和项目教学能力。实现校内专业教师都能够进行项目改造与项目教学。

2)成果描述

与合作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建设稳定的校企结合的“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1名院级教学名师;2名副高 。校内专业教师人人都能够进行项目改造与项目教学。

3. 专业实验室建设

1)拟解决的问题或改革措施

加强现有校内实验室建设,对现有实验室功能扩容建设,添置2台、自制1台工业机器人教学实验设备。建设竞技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鼓励本专业学生参与实践与创新设计。

2)成果描述

校内实验室改造,形成完整的实践课程开发体系,硬件上加配3台工业机器人教学实验设备。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可提供较完整实验条件供学生自行设计开发各类竞技机器人,积累实践经验,逐年提高学生作品质量。

4. 实习基地建设

1)拟解决的问题或改革措施

整合校外实习基地实训项目,与校外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高效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每时每刻都能进入这些基地。

2)成果描述

(1)校外实习基地扩量:数量8个,立体布局;

(2)扩能:使用质量不断提高,形成完善的校外实习基地使用评估制度。

5.教材建设

1)拟解决的问题或改革措施

按照行业岗位进行岗位知识分解,并且专业教师团队在项目改造、项目教学、企业随岗过程中不断总结知识,为实践教材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成果描述

两本完善的校本实践教材:《机电设备电气控制实训》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版)。2020年争取公开出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版)。

依据专业实验室后期机器人设备购置与自制情况,编写相应《工业机器人编程实验》校本实践教材。

编写《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专业教材一部,使之区别于通用基础类教材,应具有明显的专业应用特色,符合课程改革目标。

6.教学方法改革

1)拟解决的问题或改革措施

依托“中北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构建《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建立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公布课程通知、更新课程资源、开展课程讨论、布置课后作业、答疑等)。

课程内容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岗位技能与课程内容对接,课程教学与相应职业相结合,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以自制仪器设备《一体化多功能机电控制综合实验台》为项目载体,组织教师深入进行现场调研,明确技能要求,细分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分析并转化成相应学习项目,重构课程内容,强调理实一体化教学,增加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

2)成果描述

(1)完成《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线上教学资源。

(2)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电气控制与PLC》,并进行总结推广。

7. 课程考核评价改革

1)拟解决的问题或改革措施

探究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合、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的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2)成果描述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建立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形成完整的课程评价系统。

8. 教改项目立项

进行校级课题《机械电子工程特色专业课群整合与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气控制与PLC中应用》的研究成果总结与应用。

申报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改论文2-3篇。

 

 

六、学院支持与保障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我校(太原机械学院)军改民背景下创建的较早的民用专业之一,有着20多年本科的办学历史,办学条件成熟。在welcome海洋之神的办学过程中,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学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学院根据机械电子工程特色专业发展规划,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全面进行教学改革,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在人材培养方面逐步形成自己的鲜明特点,为全国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合格人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作为学校的主干专业,学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在各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1)师资队伍

学院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配备了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中的带头作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博士学位的11人。其次,提供优惠政策,重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国内外进修以提高其学术水平,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资金保障

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下,投入一定的建设经费,满足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用于专业实验室建设、教学方法及现代化教育技术等专项的建设经费充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校重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目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依托学院综合实验中心,并拥有专业实验室1个。2014年利用中央财政经费10万对专业实验室进行设备添置;2016年我学院对专业实验室设备进行了补充;2015、2016年先后两次学校教务处资助完成本科教学自制仪器设备,进一步完善了实验功能和实验项目。

3)组织保障

学科部成立由院领导、学科带头人、教学科干事、建设项目负责人等组成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具体负责建设项目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项目计划建设内容,研究制订保证建设顺利实施的各项制度与措施,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执行情况等。

4)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和加强教学改革和管理,实行建设项目责任人制度,实行动态监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该项目顺利有序保质保量的完成。学院对项目建设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

5)财务监督保障

在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过程中,设立专项资金管理小组,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专款专用,防止挪用误用,严格实行事前预算、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七、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

(含配套经费)

金额(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1

课程建设

54000

启动本专业调研及专业培养计划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制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化文件。

2

师资队伍建设

36000

专业带头人培训,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培训、外出学习。

3

专业实验室建设

250000

购置2套工业机器人教学实验设备;自制1台工业机器人教学实验设备;编写《工业机器人编程实验》教材。

4

竞技型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建设

100000

购置相关制造设备与材料费用。

5

《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改革与相关实验设备购置

50000

编写符合培养方向的相关教材一部;购置课程改革后实验设备、焊接设备、测试设备若干。

6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34000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兼职教师教学培训。

7

教材建设

22000

完善的校本实践教材:《机电设备电气控制实训》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版)的公开出版。

8

教学方法改革

6000

完成《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学视频、网站建设。

9

课程考核评价改革

3000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建立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形成完整的专业课程评价系统。

10

教改教研

25000

项目教学成果收集与教改论文发表。

合 计

580000

经费自筹项目的经费来源


八、学院学科管理部审核意见

 

 

 

 

 

 

 

(盖 章)       主任签字:

 

     

九、学院审核、推荐意见

 

 

 

 

 

 

(盖 章)     学院领导签字: